返回主站 科室导航
主站

科室概况

发布时间:2023-12-19 来源: 浏览量: 字号:【大】【小】 手机上看新闻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检验科是目前常州地区最大的临床检验部门,我院临床检验工作最早可追溯至1908年的建院初期。从以一台单筒显微镜进行细胞学检验开始,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目前已经成为以临床检验医学为主,兼备科、教、研能力的综合性临床医学检验中心。2004年检验科获评“常州市市级临床重点专科”;2005年3月以高分通过省卫生厅验收并被授予“《医院检验科建设管理规范》合格单位”;2007年入选江苏省临床检验“临床生化示范实验室”和“临床血细胞示范实验室”;2009年获评江苏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2020通过CNAS组织的ISO15189实验室认可;2023年获批常州市市级临床质量控制中心,2024年获批常州市首批市级临床诊疗中心。


医学检验科现拥有万元以上检验仪器200多台,涵盖了现代临床检验医学所需的各类主要仪器设备,包括尿液流水线、血液流水线、凝血流水线、生化流水线、免疫流水线、干式生化分析仪、各类化学发光和免疫分析仪、荧光定量PCR、飞行时间质谱仪等世界一流检测设备,为临床诊疗及科教研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检验科下设临床生化、临床免疫、临床微生物、临床血液学和体液学、临床细胞与分子遗传学,以及独立的门急诊检验室。常规开展检验项目500多项,涵盖生化、激素、传染性标志物、微生物鉴定及培养到定量过敏原、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学等特殊检验项目。检验科也将一直贯彻“公正、科学、准确、高效”的质量方针,在做好现有检验项目的同时开展新的检测项目,为患者和临床诊疗服务。


硬件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医学检验科现有工作人员76人,博士3人,硕士31人,高级职称38人,中级职称23人,初级及以下15人。2006年成为苏州大学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点,现有硕士生导师3人,年均培养硕士研究生3名。检验科作为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在培学员10人,是常州地区最大的检验医师培训基地。科室人才梯队合理,有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常州市领军人才1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2人、江苏省双创博士1人、常州市卫生健康拔尖人才1人、常州市“龙城强医”工程高层次人才2人、常州市青苗工程2人、江苏省双创博士1人。近年来,科室发表SCI论文20多篇,获国家自然基金3项、科技部基础资源调查专项1项、江苏省自然基金2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项、及市级课题12项。研究课题分获江苏省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常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江苏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二等奖2项、常州市卫生厅新技术引进奖2项。


医学检验科作为常州市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中心所在地,始终坚持“以质量为核心”的宗旨,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落实质量质量控制措施,保证了较高的检验质量。从1986年起检验科连续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临床检验中心三级实验室间质量评价活动,成绩优异,保证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2020年12月,检验科接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委派专家组的严谨细致审查及考核,顺利通过了ISO15189现场评审,这也是常州地区首家通过ISO15189评审的医学实验室,标志着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检验科已具备国际标准的管理与技术水平,跻身国际医学实验室的先进行列。


一、主要疾病诊疗范围

医学检验科现拥有万元以上检验仪器200多台,涵盖了现代临床检验医学所需的各类主要仪器设备。检验技术规范,检验结果可靠,开展检验项目500多项,从临床血液、生化、激素、形态学、内分泌、风湿、凝血功能、传染性标志物、微生物鉴定及培养到定量过敏原、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学特殊检验项目,同时检验科也积极与药学部合作开展药物基因等新的检测项目。


二、特色技术

1.体外过敏原检测

Phadia全自动体外过敏原检测于2014年被欧洲变态反应和临床免疫学会EAACI视为体外诊断过敏性疾病“金标准”。该设备性能稳定,采用专利的荧光酶免技术(ImmunoCAPTM),可检测出550种过敏原及混合物和100种过敏原成分,是目前市场上可以提供检测的过敏原种类最多的系统。自2023年引进Phadia 1000后,已累计帮助13355名患者进行过敏原筛查,并辅助临床对患者进行脱敏治疗。

2.免疫球蛋白游离轻链及IgG4检测

IgG4相关疾病(IgG4-RD)是一种免疫介导的纤维炎性疾病,可累及多个器官,如IgG4相关性硬化性胆管炎、IgG4相关性自身免疫性胰腺和特发性膜性肾病等。多克隆增殖和良性免疫球蛋白增殖症、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淋巴瘤等疾病可导致游离轻链κ或游离轻链λ的血清水平升高,可用于多发性骨髓瘤的早期诊断、治疗、预后判断。检验科2020年引进西门子BN II蛋白分析仪,采用散射比浊技术测定血清游离κ链、λ链或IgG4,该系统具有抗原过量检测功能,极大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3.幽门螺旋杆菌(Hp)分型和耐药检测

目前Hp的筛查主要通过呼气实验和血清学抗体检测。由于血清学抗体检测干扰因素相对较少,相较于呼气实验在鉴别诊断Hp感染中具有较大的优势,同时还能够对Hp分型检测,可指导临床用药并进行疗效判定。一般Ⅰ型毒株毒力及致病性强,Ⅱ型株则毒力及致病性弱。检验科已于2022年面向临床开展该项目的检测。

4.膜蛋白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

特发性膜性肾病是一种常见的成人肾病综合征,其特征是肾小球基底膜的免疫复合物沉积。膜蛋白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检测是一种用于诊断和监测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实验室检测方法。PLA2R抗体阳性通常提示特发性膜性肾病, 其抗体水平的变化可以反映疾病的进展、复发及预后。2020年引进该项目后,共检测3586名患者,为膜性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了可靠依据。

5.感染性疾病的分子诊断

开展荧光定量PCR、等温扩增和基因测序技术,以分子生物学为核心对病原微生物进行快速检测,包括呼吸道六种病原体感染、血流感染的分子诊断、新冠病毒、乙肝病毒DNA、丙肝病毒RNA、EB病毒、人巨细胞病毒和人乳头瘤病毒分型检测等。


6.代谢病与代谢相关基因

为提高治疗地安全性和有效性,2024年检验科开展了MTHFR、CYP2C9、CYP2C19 和 VKROC1基因多态性检测,指导临床个性化用药。